这已经是第二次和毕节遭遇了!还记得上一次遭遇毕节,是在一个冬日,和这次一样,与教育有关。那一次,是2012年冬天,5名男
这已经是第二次和毕节遭遇了!
还记得上一次遭遇毕节,是在一个冬日,和这次一样,与教育有关。那一次,是2012年冬天,5名男孩街头流浪多日,夜间躲在垃圾箱里烧炭取火御寒,最终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这5人的父母多半在外打工。
这一次,依然是在毕节,依然与教育有关,只是主角变了,由学生变成了老师!至于原因嘛,据说是上班时间,几个教师结伴到河滩去玩,结果又把自己玩完了!
俺就真不明白了,毕节虽然偏远,虽然闭塞,虽然落后,真正属于山高皇帝远的那种,但当地的教育环境,真的有那么宽松吗?
上班时间,结伴到河滩去玩,事发学校有没有工作纪律?即便真的如有人所说,纯属个人行为,那么上游那么大一个水电站,大白天放水,难道不需要采取任何预警机制,说放就放?
更何况,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说法!据报道,4月13日,贵州毕节织金县布底小学的六名教师在凹河河边遭遇上游水电站泄洪,两名教师溺亡。家属称事后得知,老师们去河道捡鹅卵石是为了装饰学校迎接上级检查,校方予以否认。
6月1日,死者家属告诉记者,老师们下河捡鹅卵石是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上次就因为校园装饰缺少本土元素被说了,所以去捡鹅卵石和松果装饰。”
俺更不明白的是:校园装饰缺少本土元素挨批,难道增加本土元素之后,培养的人才更合格,还是更土?
缺少本土元素,难道不应该由校方出资购买?没有购买,而让教师们到河滩去捡拾,难道是没有经费、没有公费、没有收费吗?
——可是转念一想,人家要的可是本土元素!老胡说的网上有卖,还挺便宜,但遗憾不是本土的!
能够发电的水利设施,应该是规模较大的吧?规模那么大的水电站,难道不应该有一整套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吗?俗话说,水火无情!电站放水难道不应该有预警吗?没有预警难道不应该选在深夜或是凌晨——夜深人静、没人活动的时候进行吗?当然,这样的事情近几年也时有发生,并不稀罕!
4月中旬事发,5月下旬毕节教师溺亡事件冲上热搜,随即有记者前往采访报道被殴打!——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此事件应该一直处于瞒报状态!这是谁的主意?谁又有这么大的权力?
曝光了,遮掩不住了,就开始造谣中伤!就说死者是结伴到河滩游玩的,纯属个人行为!听这些人话里的意思,死了不但白死,不追究你违反校纪、扣发工资奖金,学校就已经很仁慈了呗!
你说,这几位教师的智商是该有多低啊?上班时间不上班,结伴外出游玩还专挑河滩,专挑上游建有水库、电站的河滩玩!作为当地人,难道不知道上游建有电站,随时可能放水?看来这几位教师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如果不是为了捡鹅卵石装饰校园,那多半就是下河捕鱼、捉螃蟹了呗!
学校是这样的态度,当地政府又是怎样的态度呢?5月28日,在事发一个半月后,事发地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通报称,事发后,“县人民政府依法成立调查组,正在全面深入开展调查。”——两位教师溺亡,他们都是成人,既非自杀,更非他杀,一依法调查就整整调查了45天!
而毕节两名教师溺亡事件冲上热搜,则是5月27日的事情!你千万别告诉我,调查组是在冲上热搜捂不住之后才成立的!所以,建议该新闻办将通报内容改成:“事发一个半月(45天)后,县人民政府依法成立调查组,正在全面深入开展调查。”
你说,教师的生命该有多贱啊?
TAG:鹅卵石,下河,元素,学校